【子课题二】2024——2025第一学期《具身认知理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阶段小结
子课题二《具身认知理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阶段小结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具身认知理论主张人的认知源于身体,且源于身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户外体育游戏的根本也源自于户外环境与身体运动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以幼儿户外体育游戏创新为切入点,结合具身认知理论,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指导纲要》探究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如何有效提升动作认知发展水平,提高身心体质的多种体育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现将本学期子课题二《具身认知视域下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创新研究》阶段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户外体育游戏创新研究作好理论支撑。
1. 具身认知理论对于我园教师老师是个新名词,该理论内涵什么概念,如何去理解,前期我们围绕《儿童认知发展与具身教育》一书进行集体共读,并围绕话题什么是具身认知,具身认知理论在体育活动中可以怎么创新等话题开展理论学习,丰富相关具身认识视域下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创新研究的相关经验。
2. 结合“书香润我心”交流平台,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在其中发布相关的具身认知下体育活动的理论文章,鼓励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内化相关理论及策略,并能以此作为观察幼儿户外体育游戏中身体发展、认知需求、环境互动等方面评价的理论依据。
3. 体育特长教师以讲座互动的形式,以篮球活动为例分享梳理了不同年龄段适宜的篮球游戏及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提升教师相关篮球技能的认知,并能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体验运动带来的竞技感及愉悦感。
二、依据发展目标,开展不同年龄段户外体育游戏创新活动。
1. 结合本园户外体育游戏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内容,梳理出各年龄段幼儿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典型表现,如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方面的发展目标。
2. 开放中班、大班户外体育游戏展示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体育发展目标进行研讨,制定了中班以攀爬技能为主的《小蚂蚁爬爬爬》,及大班以运球为主的《运球大闯关》游戏活动。通过前期研讨、中期观摩及后期反馈,明确教师对幼儿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的创新理念,能在关注幼儿技能发展的同时培养幼儿坚忍不拔、勇于挑战、团队合作的意识品质,从而体验到愉悦成功感。
3. 中班亲子运动会的组织,在此过程中师幼能通过前期的讨论制定体育比赛项目,并与幼儿制定选拔规则,也促使幼儿愿意在日常进行相关体育技能的练习,触发幼儿对于运动会的期待感,在活动过程中创设运动会场景、准备相关奖牌及颁奖仪式,让幼儿真正置身于运动会场景中,体验成功荣誉感。
4. 幼儿混龄大循环,依据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优势,对每个幼儿开放,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尝试多种游戏器械,在多个体育技能方面也能均衡发展,如综合运动场发展向上攀爬、在一定高度上平衡走等技能,
4. 结合大班跳绳游戏,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发展,与幼儿共同制定跳绳阶段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幼儿感知跳绳的动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提升幼儿跳绳积极性及自信心。
5. 结合中班拍皮球游戏,结合班级幼儿的阶段特点,与幼儿制定自己的阶段小目标,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幼儿参与拍球游戏,掌握拍皮球姿势及要点,创设多种情境提升幼儿拍球兴趣。
6. 结合小班双脚并拢跳游戏,可创设多种游戏情境,提升小班幼儿双脚并拢跳的意愿,并能了解基本技能要点。
7. 结合中班《快乐运动》主题,开展多种户外运动项目游戏,以小组合作、竞技类游戏为主,提升幼儿合作能力、竞争意识,体验户外运动项目的挑战性及趣味性。
三、观察游戏行为,给予不同阶段幼儿个性化的评价与支持。
1. 日常以照片、录像、文字等形式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个性化评价,对幼儿的游戏行为给予肯定支持,提升其积极性,如大班每周进行一次跳绳比赛,通过阶段观察、记录比较,给予不同幼儿个别化指导。
2. 根据不同幼儿的技能发展,借助一起长大APP给予不同阶段时期的技能评估,观察幼儿不同时期发展曲线,给予个性化指导。
3. 在班级创设运动板块,幼儿能对自己的技能发展进行自我评价,并针对现阶段发展进行后期运动计划的制定,促使幼儿在运动技能方面有明确的目标性。
通过一阶段的实施我们也发现了许多不足是需要在下阶段进行调整及改善的,如:在体育运动的创新方面教师还是需要多方面去思考的,如何结合户外场地资源为幼儿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愿意主动去参与。在体育技能方面是否可以针对一个技能不同年龄的发展进行思考,创新游戏内容,从而促使幼儿具有纵向深度的发展。
二〇二五年一月
李志英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