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
手机版
校长信箱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 1

研究方案

【实施方案】《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中创美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14 16:43:00 浏览次数: 【字体:

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

《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中创美的实践研究》

实施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莲塘分园课题组    执笔:魏芬

一、课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让幼儿投入到大自然和周围环境中,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从中可以发现自然环境及人文资源能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帮助幼儿去创造美、表现美。由此我们认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中开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充分调查、挖掘和收集周边环境的自然资源并进行有效筛选、整理和优化,以丰富多元的自然资源为载体,推动户外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从而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幼儿的艺术创美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更多的是通过一些培训机构完成相关的创美培养。同时,大部分幼儿园的艺术创美局限于室内,幼儿操作的工具、材料的使用、表现的形式、作品呈现等较为单一。作为美的传递者的教师,需要突破传统艺术活动教学的局限,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我园是一所动迁配套幼儿园,户外生均占地面积将近20平米,幼儿园及周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幼儿的户外艺术创美活动提供物质保障。《纲要》中也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此我园将充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师幼共同参与户外环境的改造,充分挖掘各种自然资源,有效开展户外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倡导幼儿作为环境的主人,巧用自然资源,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基础上师幼共同将变废为宝的理念融入到幼儿园户外环境中,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学习的大课堂。据此,我们提出了《自然资源在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中创美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必将促使我园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内化《纲要》、《指南》和《规程》关于“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思想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提升专业能力。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将室内艺术创作与户外艺术活动有机融合,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概念的界定

自然资源:《百度百科》中“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本课题中“自然资源”是指:适合幼儿在户外开展创意美术、并能呈现于户外的生态自然物以及可利用的废旧材料。

户外艺术活动:《百度百科》中“户外艺术活动”是指:人们回归自然在户外组织的综合性的文化活动本课题中“户外艺术活动”是指:根据师幼共同收集的生态自然物及废旧材料的特性,基于游戏场主题推进中的所生发的活动需要,师幼共同整合户外环境,运用自然资源开展的系列艺术创作活动。

创美:《百度百科》中“创美”是指: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方式,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情境或意境的创造性活动。本课题中“创美”是指:巧用自然资源,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三、理论假设和依据

1.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户外艺术活动组织与实施的重要保障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通过自身感知操作而得来的。”从中不难看出,丰富的材料资源及适宜环境可以提升幼儿的活动兴趣,助力其各项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由此我们认为,自然资源的调查、收集及统整利用应贯穿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同时教师、幼儿及家长都应该成为资源收集的主体,家园共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收集资源,并创设“资源站”,使其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成为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中开展与创新的重要保障

2.创造性地利用适宜材料开展创美活动是提升幼儿表现美、创造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如同另一种语言,是幼儿表达情感和对事物理解的重要手段。”《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美术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我们认为:艺术活动的创美元素是促进幼儿审美素养形成的关键。本课题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运用各种自然材料,通过开展系列户外艺术活动,提升审美情趣,拓展想象力,发展其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以《指南》、《纲要》及《规程》有关精神为指导,以皮亚杰、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思想为理论依据,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师幼共同收集、筛选与利用自然生态物及环保型废旧材料,基于材料本身特质及儿童创美需要开展系列户外艺术探究活动,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提升幼儿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课题包括以下两个子课题:

子课题一:户外艺术活动中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研究要点:师幼共同对幼儿园及周边自然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等,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形成适宜的幼儿户外艺术创美活动资源清单,通过家长、教师、幼儿及志愿者的共同收集,初步建成供幼儿创美选择的自然资源站(包括:自然生态物、环保型废旧材料)。在充分尊重幼儿意愿且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师幼共同以自然生态物及环保型废旧材料为载体开展户外创意美术活动。

子课题二:幼儿园户外艺术创美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研究要点: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审美及创美特点,从幼儿兴趣及需要出发,融合自然生态物、环保型废旧材料本身的创美元素,基于创美主题生发系列户外艺术探究活动。通过创设情景,教具辅助(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手段、鼓励幼儿在充分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表现与创造,提升其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皮亚杰教育论著选》、《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及《纲要》、《指南》等有关精神和要求,通过有关“自然资源”、“幼儿园创意美术”等相关文献资源的收集、分析及学习,使课题研究有充分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以此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和获得有益的启示,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按照两个子课题的研究要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中创美的实践性探索,在收集、不断反思、调整、总结中逐渐形成相关的户外艺术活动的课程内容。

3.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园本户外资源及自然资源的调查、梳理、整理和优化,建立资源站,有效运用多种自然资源生成系列户外艺术主题活动,倡导幼儿作为环境的主人,巧用自然资源,通过创造、美化创造共享环境。

4. 案例分析法:结合各班运用自然资源所开展的户外艺术活动中的典型案例,以园本教研为载体,以皮亚杰、陶行知等教育理论为依托,进行分析、研讨,寻找适宜的组织、指导策略。

5.经验总结法: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积累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归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措施,分析、总结研究中积累的经验,使之成为应用价值的操作性经验,以指导日后的教学与研究实践,为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提供基础性素材。

(二)研究对象:本园大、中、小班全体幼儿

六、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1.10—2022.01)

1.拟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与职责;

3.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收集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利用与艺术活动创美相关理论和研究信息进行学习

4.设计调查问卷,准备对户外现有的资源及周边资源进行调查,收集、筛选、整理和优化,构建资源站。

(二)实施阶段(2022.02—2025.12)

第一阶段(2022.02—2023.12)

1.根据户外艺术活动游戏场主题探究活动的需要,师幼共同创设以幼儿为本位的户外创作环境。

2.挖掘自然资源,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不同年龄段幼儿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户外艺术活动主题课程探究活动,采用研讨、观摩等多种形式实践探索教师在开展户外艺术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3.注重收集和积累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为中期汇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中期汇报(2022.09—2023.01)

1.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中期汇报。

2.在中期汇报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第二阶段(2023.02—2024.01)

1.进一步优化、整合以儿童为本位的户外艺术环境创设及材料收集及投放,初步形成户外艺术活动活动组织的支持性策略。

2. 继续开发和优化户外艺术活动的创美的探究,形成园本特色的户外艺术活动汇编。

3.课题组成员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

(三)总结鉴定阶段(2025.09—2025.12)

1.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包括环境创设方案、户外艺术活动课程汇编、作品集、视频集锦、观察记录和课程故事集以及相关的课题论文等),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和鉴定。

七、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活动汇编;

3.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作品案例、视频集锦;

4.幼儿园户外艺术活动优秀课程故事集;

5.相关课题教师优秀论文汇编。

八、成员组织与分工

课题组长:魏芬      策划、组织、统筹、指导

课题副组长:沈美丽    策划、协调、指导、管理

子课题一组长:钱倩    组员:赵佳颖、顾琴

子课题二组长:张璇    组员:徐雯瑶、苏芳

九、主要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年10月教育部颁发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3] 《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年1月5日教育部令第39号

[4]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美)朱莉﹒布拉德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出版

[5] 《学前儿童游戏》 邱学青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年12月出版

[6]《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探究》美与时代(中),2017年8月出版

[7]《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6年7月出版

[7]《皮亚杰教育论著选》(瑞士)皮亚杰著 卢濬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8月第二版

[8]《早期教育美术教育》早期教育出版社  2017年10月出版

 


终审: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内容主体: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
技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备案号:苏ICP备06048641号-3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莲花新村七区内 邮箱:cjw@lfxt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