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三】2023——2024第二学期《助推幼儿园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阶段总结
子课题三《助推幼儿园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阶段总结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时光在流逝,万物在更新,转眼间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即将告一段落。本学期,我们根据苏州市教育科学院有关“十四五”课题工作要求及幼儿园科研工作计划,结合子课题三《助推幼儿园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开展了系列研究。现将本学期课题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业务水平
1.集体共读专业书籍
本学期,课题组教师主要共同研读了《从儿童出发——促进幼儿学习的观察、评价与计划》,文章从脑科学出发论述了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倡导儿童立场,然后围绕儿童学习的观察、评价与计划探讨了儿童如何学习,应该学习什么?等等。推动我们思考“师幼互动”“儿童中心”“怎样做到真正的去除形式主义”。我们通过每周的集体阅读、分享阅读心得等形式,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从书中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脉络,也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运用书中的方法,支持儿童学习的自由、持续生长。
2.自主学习前沿文章
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成员每月结合“书香润我心”QQ群,进行前沿理论文章的自主阅读活动。活动前,子课题组长围绕课题研究要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理论文章后在群里进行分享,并由负责人针对文章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梳理,帮助各班教师在自主阅读时能进行精读和反思。同时,我们鼓励课题组教师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开展自学、撰写论文、教育小故事等,从而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
二、立足班级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开展多种探究活动
1. 立足班级情况,制定适宜的研究内容
期初,小中大各班教师结合自身特长以及班级幼儿的兴趣与年龄特点,自主申报完成新一轮班级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内容。同时,各班在期初课题会议中发布班级课程开展的思路,园部结合园所户外资源、绘本资源给予一些合理化建议,帮助各班教师拓展资源到活动到经验的形式,从而优化班级户外游戏场主题探究的路径。期中,通过各班户外游戏场主题环境、主题活动探究评比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各班教师探寻资源到活动的深度。
2. 发挥环境及材料的作用,推动游戏深度发展
随着各班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有序推进,本学期课题组重点聚焦科学探究园开展了小、中、大班的系列研讨活动。小二班紧紧围绕科学领域核心价值,开展了以“水”为主题的系列科探活动。活动中,教师结合水的浮力,投放了大小不同、材质不同的荷叶底板及统一的矿泉水瓶子,供幼儿在大水池里探索浮力的秘密。结合水的流动性,投放了水管、木棒、奶粉罐、小鸭子等材料,供幼儿探索高度与水流速度之间的关系。中二班则是结合花园游戏中春季线性植物生长的特点,投放了适宜的测量工具,曲线图等材料,供幼儿在自主测量、比较中感知鲁冰花花穗生长的特点,进而了解植物在缓苗期生长特点,感知不同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养护要点,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大三班主要结合大型建构,在期初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建构技能,与幼儿共同商定了建构主题——苏州七里山塘,提供了以木质积木为主要材料,自制苏州建筑屋顶、纸盒、瓶子等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幼儿探究不同 建筑物与材料的适宜性,在幼儿计划、搭建、调整、主题式建构的过程中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在观摩后的研讨过程中,课题组长主要针对大家在班本游戏的共性问题及个性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同一资源如何在不同年龄段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如何将班本主题活动的探究内容进行拓展。通过集体智慧,大家一致认为儿童立场的意识在资源引发的活动中非常重要,针对科探活动中的肥料这一内容可以结合小班年龄段,开展简单的水肥、过肥制作,中班可以开展三明治堆肥,大班可以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求开展不同材料的肥料比例制作。同时,各班教师通过观摩研讨科学探究园的活动后,开始反思自己班级在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是否真正站在儿童视角,倾听儿童需求,选择有价值的点生发适宜的探究活动。通过专题研讨活动,切实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优化管理,促进课题研究规范化
1.探索课题研究管理工作:身为课题组重点参与人员,期初在课题组长的带领下统一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如课题计划的撰写要点,每月课题研究理论安排,子课题研讨方案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理清了本学期开展课题研究的思路,也使得在期末我们能较好地完成各项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工作。
2.存在不足:(1)各班的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探究深度不够,不能结合当下幼教背景,开展一些新颖的活动,研究进入了瓶颈期。(2)教师创新能力、研究能力还需通过上层前期规划进行引领和提升。
2024.6
徐燕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