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2024年3月《“倾听——回应”让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
《儿童本位下幼儿园户外资源利用与优化的研究》课题研讨活动记录
时间 | 2024.3.4 | 地点 | QQ学习群 | 主持人 | 陆晓依 |
主要 内容 | 学习资料:“倾听——回应”让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 | 参加 人员 | 课题组成员 | ||
学
习
内
容
记
录 | 陆晓依: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为《“倾听——回应”让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文章紧扣“倾听——回应”并通过案例和我们分享了老师如何倾听幼儿,如何基于幼儿的需求开启游戏场资源的建设,文章中提出适宜“回应”重点就是资源方面的支持,只有幼儿有机会和材料充分的互动,才能更好地让幼儿获得经验的增长,才能深入推进幼儿的游戏内容。幼儿在游戏中持续时间及游戏中探究与学习的深度,只有不断的倾听,适宜的回应才能让幼儿瞬间的兴趣逐渐生成支持他们探索发展的课程。我想本文章给予我们分享了“资源——活动——经验”的一条可供参考的策略。给给予我对于课程资源库如何进行动态的管理有了一定的启示,为此我也想倾听教师对于资源库以及资源站的相关意见并借助课题组研讨从而更好的进行材料的收集、管理和使用。 徐燕:文章《“倾听——回应”让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指出:显性的环境和游戏材料是游戏场的物质资源,游戏内容及师幼互动是游戏场的非物质资源,适宜多样的资源是支持幼儿游戏不断深入、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借助实例“升班阶段游戏场地的变奏曲”介绍了四个有效策略,分别是有效倾听、适宜回应、循环倾听-回应,拓展倾听-回应。文章中教师巧妙地将课程资源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幼儿在自由地游戏中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结合班级项目游戏的开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极为重要的,比如花园游戏中我们利用现有的二月兰花卉资源,带领幼儿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它的生长特点,在倾听幼儿的想法后,我启发幼儿用多种感官去认识、了解二月兰,比如用手摸一摸叶子、花苞、花瓣,用鼻子闻一闻花苞等等,并运用家长资源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寻找春天花卉,从而帮助幼儿获取春季草本、木本花卉的信息,通过分析、交流、投票等方式确定春季花园种植的花卉,通过持续的倾听、回应,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的四季花卉知识。在课程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班级的活动需求进行相关资源的收集,比如我们近期要进行育苗活动,可以发动家长收集纸杯、种子等,满足个性化需求。 魏芬:文章《“倾听——回应”让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中主要通过解读多个实践案例,发现教师实施“倾听一回应”可以有效做到跟随幼儿实际需求进行游戏资源建设,能有效推进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的课程化。文章借助实例“升班阶段游戏场地的变奏曲”介绍了四个有效策略,分别是有效倾听、适宜回应、循环倾听-回应,拓展倾听-回应。《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在开展班本游戏时,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场地的优势及资源,我们与孩子们走进涂鸦天地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涂鸦墙上、木板上等地方进行创玩,感受涂鸦带给他们的兴趣和新鲜感。追随着幼儿对涂鸦的兴趣,我们倾听幼儿在涂鸦天地创玩后的感受和想法。很多孩子对于春天的花卉和兔子感兴趣,想在涂鸦天地创美春天的花卉和兔子。我们将遵循幼儿的想法,师幼共同收集材料,借助绘本《春天的兔子》、《小兔子找春天》等绘本与幼儿开启创美之旅。倾听是实现理念落地;是支持课程生长;是推进幼儿发展;是重塑师幼关系。 顾美芳:文章《“倾听——回应”让开放性游戏场资源建设走向课程化》通过有效“倾听“,适宜”回应“,循环”倾听——回应“,拓展”倾听——回应“等四个有效策略来推进幼儿游戏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站在孩子的立场、观察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需求等来一步步的引领孩子们学会主动学习的能力;其实在我们在项目游戏中,我们与幼儿通过团讨共同制定游戏目标,利用苏州园林亭子的特点帮助幼儿梳理关键经验,让幼儿有效的进行观察、实地打卡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亭子的特点,并倾听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从多元的角度去观察亭子的外观,了解亭子的建构,通过亭子的解析图来感知搭建的步骤是环环相扣的,并运用家长资源共同收集相关的材料,助推幼儿开启创作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分析、解读、交流、团讨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苏州园林的古韵之美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艺术创想园中我们结合多方资源创设了属于班级的资源库,满足幼儿不同的艺术创作活动以及个性化的装饰活动。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