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
手机版
校长信箱
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 1

研究方案

【实施方案】儿童本位下幼儿园户外资源利用与优化的研究》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07 15:13:01 浏览次数: 【字体:

苏州市 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儿童本位下幼儿园户外资源利用与优化的研究》

实施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莲塘分园课题组    执笔:郁文娟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三十条提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因此应该重视环境的创设,即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由此我们认为: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与优化。而户外环境以其独特的教育优势,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此基于儿童本位的户外资源利用与优化势在必行。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田野逐渐消失,幼儿户外游戏空间逐渐小型化、封闭化,许多成人已经淡忘了与自然亲近的成长经历,取而代之的则是电视、电脑、手机等大量电子产品陪伴幼儿成长。但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与推进,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对户外环境的认识也从单一的运动场转变为多样化的游戏场。作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第一批幼儿园,我园拥有丰富的户外资源,可供幼儿探究和活动的户外游戏场地面积生均达19平方米。依据《规程》、《指南》精神以及课程游戏化户外环境改造需要,我园将基于儿童本位,把环境改造及后续游戏场主题活动的开展下放给幼儿,让幼儿直接参与环境改造的全过程,并根据幼儿需要进行实地改善和优化,由此生发系列有利于幼儿深度学习的主题活动。整个活动的组织、开展及生发都紧紧围绕户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并充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鼓励幼儿在开放、自主、愉悦、创新的游戏氛围中参与环境改造,在老师的支持下开展系列实践探究。幼儿园将以单元式研讨的方式为教师搭建平台,助力其在儿童本位理念引领下推进幼儿的自主探究,逐步形成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探究课程。在充实原有课程内容的同时把生成的主题活动再审议、再实践,进一步促进幼儿园园本课丰实和优化。据此,我们提出了《儿童本位下幼儿园户外资源的利用与优化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必将促使我园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加深理解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的阐述,内化《纲要》、《指南》和《规程》关于“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思想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提升专业能力。课题还将进一步开发和优化我园户外环境资源,使幼儿在开放多元的户外游戏场中充分探究,并形成系列主题探究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逐步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

二、概念的界定

儿童本位  《百度百科》中“儿童本位”是指:以儿童为中心。本课题中“儿童本位”是指:尊重幼儿的意愿和想法,以幼儿为主体参与户外环境改造及优化,充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师幼共同开展系列主题探究活动。

户外资源  《百度百科》中“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本课题中“户外资源”是指:在基于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幼儿园户外环境中一切能供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及自主探究的设施设备及生态自然物

三、理论假设和依据

1. 基于儿童的兴趣及需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优化和整合户外游戏场的根本前提

《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由此我们认为,幼儿园户外游戏场是幼儿自主探究,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由幼儿参与的环境创设,能使幼儿更加有深刻的认同感,依恋感,产生自我效能感。幼儿不是现成环境的享用者,作为环境的主人,更需要参与环境设计和实施。因此在建构户外游戏场环境时,我们要以本园幼儿为中心,基于幼儿的需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与幼儿共同创设游戏环境,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可操作、可探索、可互动、可交往户外游戏场,满足儿童多元需要,承载儿童经验,呈现儿童动态学习过程。

2. 组织开展有利于幼儿深度学习的户外游戏场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前苏联教育家乌索娃曾说过:“正确地组织儿童的生活和活动,就意味着正确地教育他们,在各种形式的游戏和游戏时的各种相互关系中,能够实现有效的教育过程,正因为儿童在这里不是学习生活,而是过自己的生活。”张雪门先生认为:“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问题;从行动中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驾驭环境的能力。”不难看出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活动为介的。张雪门先生的行为课程“以儿童为主体,从行动中学习”的原则是我们组织、开展以儿童本位户外游戏生成主题的重要理论依据。《纲要》的“组织与实施”部分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由此我们认为:充分开发、优化及统整户外游戏场,开展儿童需要的主题探究活动,以最大限度满足幼儿通过自主感知、尝试探索获得亲身体验的需要,是丰富其认知和探索经验,切实提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3. 优化户外游戏场活动的指导策略,是推动师幼共同成长有效保障

皮亚杰认为:“教师只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要尊重儿童的学习愿望,不能强加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不是直接把某种现成的知识转交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象,让儿童主动地自发学习。”皮亚杰还提出:“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需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才能出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我们认为: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的有效推进必须建立在尊重幼儿兴趣及需要的基础上,并根据幼儿原有经验,为幼儿的自主探究创设有效环境,投放适宜材料,在不断调整、优化的动态过程中推动师幼共同成长。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以《指南》、《刚要》及《规程》有关精神为指导,以皮亚杰、陈鹤琴、杜威等教育思想为理论依据,基于儿童本位,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聆听幼儿声音,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户外资源利用的全过程,师幼在共同改善、优化户游戏场的过程中自主生发系列主题活动。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同时逐步提升教师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能力,丰实园本课程。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课题包括以下三个子课题:

子课题一:儿童本位下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创设与优化整合的研究

研究要点:依托《纲要》、《指南》中关于幼儿园游戏环境的相关要求,幼儿、教师及园务层共同参与户外游戏场的创设,在充分尊重幼儿意愿且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初步创设可供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活动场,由此开启系列主题探究。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全程关注和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调整优化游戏场,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进入游戏场开展自主探究,形成符合其探究需要的灵活、动态、适宜的幼儿园户外游戏场。

子课题二: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开展的研究

研究要点:基于幼儿的兴趣及需要,充分挖掘户外游戏场的自然优势,根据小、中、大各年龄班幼儿的现有经验及认知水平,自主生发系列主题探究活动,以最大限度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主题生发及探究过程中,教师用观察去发现孩子的发现,并协助幼儿解决新问题、生发新活动、建构新经验,切实提升其综合探究能力。

子课题三:助推幼儿园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依托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研究,基于适宜的游戏环境,提供多元的游戏材料,引发幼儿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其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助力幼儿持续的深度探究。用倾听幼儿的声音、关注幼儿的行为去读懂儿童,同时借助理论学习、共读共研等集体研训方式及手段,寻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的适宜策略,并给予的支持,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探究的游戏合伙人。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皮亚杰教育论著选》、《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及《纲要》、《指南》等有关精神和要求,通过有关“儿童本位论”、“户外游戏理论”等相关文献资源的收集、分析及学习,使课题研究有充分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以此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和获得有益的启示,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按照三个子课题的研究要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实践性探索,在不断反思、调整、总结中逐渐形成相关的儿童本位下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创设与优化整合的方法与途径,并以幼儿的需要及兴趣为基本点,让整个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成为一个不断完善动态调整的过程。

3.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园本户外资源的调查和梳理,建立儿童本位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初步架构,鼓励教师及幼儿共同参与环境改造及优化,并以此有效利用游戏场生成系列主题活动,助推幼儿不断深度学习。

4. 案例分析法:结合各班在户外游戏场中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中的典型案例,以园本教研为载体,以皮亚杰、维果斯基等教育理论为依托,进行分析、研讨,寻找适宜的组织、指导策略。

5经验总结法: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积累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归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主要措施,分析、总结研究中积累的经验,使之成为应用价值的操作性经验,以指导日后的教学与研究实践,为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提供基础性素材。

(二)研究对象:本园大、中、小班全体幼儿

六、研究的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1.09—2021.12)

1.拟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与职责;

3.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收集国内外关于户外资源利用与优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信息进行学习

4.设计调查问卷,准备对户外现有的环境资源进行调查,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及需要架构初步的游戏场地址,由幼儿与教师一起认领参与游戏场的初步创设。

(二)实施阶段(2022.02—2024.06)

第一阶段(2022.02—2022.12)

1.根据户外游戏场主题探究活动的需要,师幼共同创设以幼儿为本位的户外游戏环境和材料。

2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展不同年龄段幼儿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户外游戏场主题课程探究活动,采用研讨、观摩等多种形式实践探索教师在开展户外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3.注重收集和积累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为中期汇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中期汇报(2023.02—2023.06)

1.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中期汇报。

2.在中期汇报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第二阶段(2023.09—2024.06)

1.进一步优化、整合以儿童为本位的户外游戏场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初步形成户外游戏场活动组织的支持性策略。

2. 继续开发和优化户外游戏场主题活动,形成园本特色的户外游戏生成主题活动汇编。

3.课题组成员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

(三)总结鉴定阶段(2024.09—2024.12)

1.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包括环境创设方案、各游戏场生成主题汇编、游戏案例、视频集锦、观察记录和课程故事集以及相关的课题论文等),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和鉴定。

七、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幼儿园户外游戏场生成主题活动汇编;

3幼儿园户外游戏场游戏活动案例、视频集锦;

4幼儿园户外游戏场优秀课程故事集;

5.相关课题教师优秀论文汇编。

八、成员组织与分工

课题组长:郁文娟      策划、组织、统筹、指导

课题副组长:蒋春娟    策划、协调、指导、管理

子课题一组长:魏芬    组员:陆晓依、陆正红

子课题二组长:顾美芳  组员:沈美丽、顾敏

子课题三组长:徐燕    组员:王玲娟、徐茜

九、主要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6月教育部颁发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10月教育部颁发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3] 《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15日教育部令第39

[4]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美)朱莉布拉德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10月出版

[5] 《学前儿童游戏》 邱学青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12月出版

[6]《游戏与儿童发展》(美)乔L﹒佛罗斯特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11月出版

[7]《皮亚杰教育论著选》(瑞士)皮亚杰著 卢濬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年8月第二版

[8]《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余震球选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二版

 

 


终审: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内容主体:斜塘街道实验幼儿园
技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备案号:苏ICP备06048641号-3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莲花新村七区内 邮箱:cjw@lfxtsy.com